這一天看了兩部片【索妮亞】【半熟卵】【28UP】(原先要播的【達爾文的夢魘】改播【28UP】)

【索妮亞】
索妮亞是荷蘭的職業妓女,除了看到她一天的工作情形,在她坐在窗前等待客人的每一天裡,她也談了許多關於她的工作,生活,以及男人的種種看法。
這部片的內容最引吸台灣觀眾應該還是在它某種程度地揭開妓女工作的神秘面紗吧。
不知道是不是我多心,這場的觀眾特別壓抑自己看片的反應?有時我看到好笑的片段,可是除了我都沒人有聲音,讓我覺得有點太安靜了…
也許是怕會做出某些讓別人誤會的反應吧---就像索妮亞在接完客後,看了看鏡子,然後以不耐煩的語氣說說要補妝:「這是今天第一百次了。」
這時,我旁邊的女士突然發出有點尖銳的短促笑聲,於是我心想,她想的大概不是「補妝」補了一百次吧…
另一段索妮亞把椅子搬到窗邊時,那位女士又笑了,不過這段為什麼好笑,我就沒辦法理斛了。
其中有一天,整天都沒客人,索妮亞坐立不安,頻頻照鏡子,不停對導演說話:
「怎麼這麼安靜?」「我臉上沒有什麼痘子吧?」「一定是我妝化太濃了。」
這情形直到她向外看到別的同事也沒有客人提早打烊才稍微放鬆。
看到這裡我很想知道,以身體做為謀生工具她,如果有一天沒有客人了,她會不會從此全盤否定自己呢?
這是一部滿足大家好奇心,或說偷窺欲的片子。

【半熟卵】
台灣作品,講的是關於墮胎的議題。可以看得出是學生的作品,拍得還不錯,只有比較偏向單方面的說法的拍攝手法,我覺得內容會不夠紮實。
畫面最後女性披著類似新娘頭紗在海邊走來走去的鏡頭太長,感覺有點離題了,不是在講墮胎嗎?跟當新娘好像沒絕對關係…

【28UP】
等全系列看完再寫這部…
-------------------------------------------------------------------------------
看完幾部台灣的片子後覺得,台灣的導演好像很愛用我稱之為「司迪麥口香糖」的手法,在片中放一些娃娃啦,或剪一些和片中紀錄者無關的象徵物,我看外國的片子好像比較少這樣,大多都是以收攝到的鏡頭去處理,不知道是不是當年受到口香糖廣告的影響?
原本要看的【達爾文的夢魘】突然換成【28UP】時,我有點錯愕。原本看到機台在試的不是【達~】,還以為是弄錯了,結果主辦單位在要開始播前才說:「達~片子來不及寄到,28UP也很好看,我們今天改看這部。」
…事先知道不能播怎麼不早講?結果我只好在眾目睽睽下大聲問:「那我兩片的票都買好了怎麼辦?!」
雖然工作人員很親切地過來幫我辦退票,不過還是覺得主辦單位也太隨興了點…
還有當天會後交流的翻譯可能太年輕,在幫7系列的製片翻譯問題時,都會走到很前面,有點喧賓奪主的感覺,動作也不太穩重,而且在處理觀眾的問題時,處理得有點不得體。
不知是不是影展都請業界相關人士支援的緣故,所以工作人員缺乏訓練,畢竟是正式場合,太隨興總是怪怪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謝,謝天謝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