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旅行團最後的高潮,當然就是參觀美麗的英國柯茲窩小鎮、還有有如童話故事般的石造小屋啦~


除了觀賞由國家信託保護的美麗小鎮lacock,

導遊大叔還帶我們到他的私房地點:

一座附近居民仍使用中的「活生生的」教堂。
他帶我們到教堂旁,地面上舖著刻上已逝者的生卒日及墓誌銘。

大叔指著其中一塊石面說:「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墓誌銘。」
並唸出上面刻的字(希望我沒寫錯):

"There is a good well under the ground."

good well 可以是指人,也可以指一座井,一語雙關,很妙吧:)



鎮民平常使用的教堂,此時並沒有其他信眾或神職人員在裡面,
但進入此處,我仍明顯地感受到迥異於觀光區的大教堂氛圍,
於是我一反常態,儘量放下相機,純粹地去感受此地的寧靜。



座位前繡上各種花飾紋路的墊子, 我猜是供跪禱使用的,一塊塊置放在長排椅子前方;
玻璃窗檯及其他四處佈置了大量的鮮花,
微微凋萎卻更讓人感受到她們的生命力。



大叔領我們走到教堂最前頭,看一項有趣的機械:
一座用玻璃箱框住的鐘,
只要投入銅板,這裝置便會亮燈並發出鐘聲,
大伙忍不住輪流投了幾個銅板,觀察這古老的自動裝置「噹噹噹噹~」地直至它結束。

距教堂不遠,有一座類似涼亭的石造屋頂,



大叔為我們解說,這裡是小鎮的市集中心,古早時期市集交易時,所有農民必需將自家產品給稅務官檢視抽稅。

接下來是各種漂亮古老小屋的照片~



我們在lolock的集合地,門口植滿鮮花,繽紛怡人~
裡面有供餐,不過考慮到經費,我還是嗑土司就好了…





巷子裡的小店舖,應該是販賣陶製品的。 我在門外探頭探腦,女主人親切地向我打招呼,我卻很遜地匆忙走開了…
(因為我覺得自己決不會買東西b)



我看到很多”紅獅酒店”,也許是連鎖品牌吧,
不過這間比較特別,它可是被當做達西先生的家(還是喝酒的地方?)
"而在”傲慢與偏見”裡出現過哦~





除了石造小屋,還有一些是都鐸時期風格房舍,特徵就是白牆面中嵌入的木條。



麵包店。這裡賣的可和我吃的經濟土司完全不同…
每樣鄉村風糕點要價都從二百到三百台幣之間…



另一座教堂。



古老教堂上的雕飾。



教堂旁的墓地。通常小鎮裡的教堂都有附屬的墓園。
米樂看到我的照片還大叫,
「怎麼拍這種東西回來!不怕把不乾淨的東西帶回來哦!」
不過我看到的墓地感覺都還蠻安詳的…又或許是我太遲鈍?



流過鎮上的小溪裡有許多水鳥…數數有幾隻?





古老的房子,裡面有解說都鐸時期房子的結構。



色彩鮮艷的葉子。



古老的窗玻璃後的日常生活,也是我很好奇的。
希望有一天能有機會登堂入室,受邀進去看看。

















破壞風景的照片:p
同團的美籍東方裔女性幫我拍的照片,仔細看那時唇色好像有點蒼白…









最後拍到沒電池了,不然還有一座優美的石砌小橋,和好些美景可以拍呢~
總之,一整天看到這麼多奇景與美景,心滿意足地回到巴斯,
真是很棒的一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謝,謝天謝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