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字是我自己的感想,
黃字則是轉載自創世基金會網站針對壹周刊爆料的說明:

 創世基金會以服務中低收入戶家庭植物人與協助遊民更生為主的私人社福機構,
 因為我覺得比起其他公益機構,
 服務植物人辛苦,
而且又難以得到病人的回應, 
是一項精神回報很少的公益事業, 
所以一直以來都有固定捐款給創世。

而因為老蕭最近代言創世基金會的建院募款,
 所以又多捐了單筆的款項出去, 
因此第一時間看到壹周刋的報導時衝擊很大。 

現在看到創世已經就壹周刋的指控做出回應,所以貼上來和大家分享。

看過創世方面的說明, 

我想目前仍會持續捐款, 

私人的慈善機構遇上法規的問題, 

難免會有些權宜的做法,

 但仍希望創世能將帳目和院務經營有瑕疵的部份改善, 

(當然這非常需要政府積極的協助) 

讓更多需要幫助的家庭與個人能受惠。 

不景氣的衝擊又遇上壹周刋的報導, 

看來創世今年年底的捐款會大幅縮水了~ 

下面是創世基金會網站的說明: 原文請見:
 http://www.genesis.org.tw/activity02.php?level1_name=%A5x%A5_%C1%60%B7%7C&id=558

對於不了解前情的朋友, 關於媒體轉載壹周刋爆料說法請點此: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163355&type=%E7%94%9F%E6%B4%BB 

下面是轉載自創世對壹周刋的回覆


一、  Q:周刊提及200筆地產。

 

A:(1) 本會200筆房地產,因空間使用,自有服務據點68處,一處據點會有多筆權狀,(例如板橋分院就有5筆房地權狀),另因社區服務需租賃26處,並無大量閒置之情形。

 

(2) 創世願景23.20.36923(23個縣市建立植物人安養院)20(20個都市建立街友平安站)369(369個鄉鎮市建立愛心天使站),每項服務皆需有服務場所做為服務據點。(服務弱勢,需要場所~... )

 

(3) 現有房舍90%用於社會福利目的事業(14所植物人安養院、9個街友平安站、112個老人愛心天使站)7%辦公室(如社工部、護理部…)3%其他業務(員工教育訓練、會議室…等)

 

A、清寒植物人安養院97至今安養360位院民,服務135,716人日次,並由專業護理人員及社工員到宅服務在家植物人共618人,服務11,836人次,提供原床泡澡、換藥、營養諮詢、肢體復健、社福資源連結及家庭支持關懷。

 

B、老人社區愛心天使站97年至今共照顧3,309位老人,服務43,847人次,提供關懷訪視、家務服務、居家環境改善、送餐、身體照顧、協助沐浴、復健、陪同就醫取藥、護理服務、社福資源連結、年節關懷等服務。

 

C、街友平安站97年至今共服務2,501位街友、服務355,855人次、提供午晚二餐、洗澡洗衣、發放日常清潔用品、義剪、就醫、就業、避寒住宿、發放冬衣等服務。

 

 

二、  Q:周刊提及購置20筆不動產在曹慶名下,包括19筆土地及1筆房舍。

 

A: (1) 創辦人曹慶名下不動場皆屬苗栗街友農場,共有13筆土地和1筆房舍,過戶期間同時取得信託管理,實質持有者及有處分權者仍是創世基金會。

 

苗栗農場為農牧用地,價格較一般房地低許多,但法人不可登記,此為依據「農業發展條例」的第33條及34條辦理。

 

(2) 92年逢台灣SARS期間,購置苗栗農場建立為社福基地,做為全台街友安置及輔導處,前後輔導近80位街友,服務約42千人次(就業輔導、食宿、洗澡、醫療、心理輔導)。也提供其他慈善團體使用(如花蓮主愛之家)

 

(3) 協助街友耕種自立,需開發為需要的環境。被罰款是因不了解,政府糾正後立即改善。

 

 

三、  Q:周刊提及遊民被當成廉價勞工。

 

A:輔導街友就業,鼓勵街友自食其力,給魚給竿,免費提供買花、種子及其他生產工具,希望街友學習技術自立,站起來。

 

四、  Q:周刊提及士林房地產共3155坪,市值8億多元,使用率不高。

 

A:實際為3162.51坪,總值約7.5億。

 

(1)  原北平東路辦公室,各辦公地點分散,為提升效率、節省往返成本,

 

適逢都發局標售士林國宅,地價低於坊間頗多(平均每坪23),因此搬遷士林辦公室。

 

(2) 因應老殘窮服務需求,明年全台同仁將近600人,未來突破千人,因此為永續發展,奠下長遠根基而購此處。

 

(3)   未來作為公益用途,例如老人醫院等,以社會服務為規劃方向。

 

(4)   13樓做為多項用途,並非閒置,平均每日使用人次60,逢訓練及會議期間,更達百人次。用途說明如下:

 

a. 會議室

 

b. 餐廳

 

c. 社教中心(員工教育訓練)

 

d.      義工活動處

 

e.       視聽室

 

 

五、  Q:周刊提及文山安養院近百個床位,實際收容的植物人卻只有8人。

 

A: 5月取得立案證書,6月起連絡病人轉院、招募人員、空調消防設施等事宜。實際50床、在養8床,並持續家訪,已有5~6位個案訪視聯繫中。

 

 

六、  Q:無障礙設施問題:週刊指出安養院硬體上欠缺無障礙空間設施,北平東路安養院也欠缺消防逃生設施。

 

A: (1) 身心障礙機構需設無障礙設施,但北平東路安養院經多次與大樓協商,本會願免費協助大樓增設無障礙設施,皆無法如願。建議政府採高規格檢視每棟大樓的無障礙設施。

 

(2) 消防設備則是每年兩次申報都合格。

 

(3) 二十年前合法立案,如今卻用新法要求。

 

七、  Q:隱私床位隔間問題:週刊指出安養院未做隱私的床位隔間。

 

A:本會設置拉簾以作隱密性隔間,且於立案時皆合法通過。

 

 

八、  Q:週刊指出創世傾向只收有政府全額補助的低收入戶植物人,連要部分負擔的中低收入戶植物人都不收。既然只收政府補助個案,就沒有理由大肆募款。

A:(1) 民國88年即開放安養中低收入個案。目前低收145位、中低收入215位、佔總安養人數近6成。

 

(2)   成立至今安養1018位院民、到宅服務978人,若以內政部統計全台植物人5006人,本會目前安養360人,到宅服務618人,服務涵蓋率22%

 

(3)   本會安養一位植物人平均每月需5-6萬元,低收入戶植物人政府補助2萬元,中低收植物人政府補助170007000,家屬需自負300013000元,政府核定家屬有能力負擔,在公平正義原則下不應再靠捐款人幫助,本會依政府規定執行,若中低家屬真有困難經專業社工評估核可,本會有急難救助辦法可協助之。

 

 

 

九、 Q:周刊提及14樓大到可以擺麻將桌供老人娛樂。

 

A:(1) 使用率部份:1老人來館人數約30人,純益智防失智,嚴禁賭博。今年6月遷移士林以來,已服務3500人次,平均每月服務840人次。

 

(2) 本館除麻將外,尚有運動、書報、圍棋等服務項目,並定期每季辦理館內活動,提供健康老人休閒、益智、交友服務,達到動腦防癡呆。

 

 

十、Q:周刊提及每位員工必須募集1萬張發票。

 

A:經濟不景氣,許多企業、善士面臨減薪、裁員、放無薪假,這波景氣深不見底,無法預測未來,因此希望同仁都能共體時艱,加倍努力。

十一、Q:善士反應為何不對周刊提出告訴。
 
                A:創辦人表示:
     (1)本會具合法證據,證明一切用於三基的服務及願景(「23、20、369」);
                    (2)社會已充斥八卦.流言.人云亦云,造成動盪不安,希望證據說話,讓社會同做公評,理解本會服務目的,不以告訴方式,製造更多的混亂.對立與不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謝,謝天謝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